瑞创神州

导语

作为国内古籍藏量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,上海图书馆(以下简称“上图”)始终走在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前沿。近日,上图正式引入业内领先的艾图视CopiBook OS A2古籍扫描仪,启动新一轮馆藏古籍数字化工程。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古籍保护技术迈向智能化新阶段,更为珍贵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与永续传承提供了科技支撑。

上海图书馆

上海图书馆现藏古籍170万册,其中宋元刻本、明清善本、名家手稿、碑帖拓片、地方文献及家谱等特色馆藏享誉世界。例如,上图馆藏的《长短经》宋刻本为海内孤本,明代《松江府志》手稿本具有重要史料价值,而逾3万种家谱文献更是全球华人寻根问祖的珍贵资源。然而,古籍的脆弱性限制了其开放利用——纸张酸化、字迹褪色、装帧易损等问题,使许多珍本长期“沉睡”于库房。

数字化成为破解保护与利用矛盾的关键。上图自2000年起启动古籍数字化,已累计完成20万册古籍扫描,但传统设备在效率、精度及安全性上的局限,难以满足海量珍本的抢救性保护需求。此次引入CopiBook OS A2扫描仪,正是上图加速数字化转型、构建智慧图书馆的重要布局。

艾图视CopiBook OS A2古籍扫描仪

科技赋能:艾图视CopiBook OS A2如何守护古籍“原真性”?

1‌) 非接触式保护技术‌

采用无物理接触的扫描方式,避免对脆弱古籍纸张造成磨损,尤其适合保存状态复杂的古籍;

2) 7100万像素高精度采集

支持最高800dpi分辨率,可清晰还原古籍中的细微笔触、朱批注解及插图;

3) 0.2秒高效率采集

得益于先进的7100万高清像素的矩阵式CCD图像采集技术,最快可达0.2秒单次图像采集速度,极大地提高了古籍数字化工作效率;

4) 特制电动古籍承托平台

针对线装古籍特制自平衡式电动书托,不仅可以有效保护线装书脊,同时也为高效率的翻页扫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,兼顾文物保护于操作舒适便捷;

‌5) 智能化图像处理‌

内置专业的智能化图像处理软件,可以自动校正图像的偏斜、自动曲面校正、自动裁切、去除背景噪声,提升图像质量等等,不仅便于后续的编辑和存储,更是免去了手工修图的复杂操作,极致提升了的古籍数字化扫描的自动化处理能力;

6‌) 人性化设计和体验‌

无紫外/红外光LED冷光源系统,有效保护珍贵古籍不受损害;恒亮柔光不闪烁,为工作人员提供视力健康保护。

从樟木书箱到云端数据库,从秘藏珍本到共享资源,上海图书馆正以科技之力重塑古籍保护范式。艾图视CopiBook OS A2的引入,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升级,更彰显了上图“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”的使命。在人文与科技的共振中,中华文明的血脉将借由数字载体,跨越时空,绵延不息。

古籍数字化应用
古籍仿真复制应用
滚动至顶部